服装面料后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工艺,尤其是功能性整理,对面料后期的服装制作及使用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服装面料功能性纺织品既可应用功能性纤维原料,也可采用特种整理工艺。功能性整理可以通过浸轧某种整理助剂并采用适当的汽蒸或
烘焙工艺使整理剂固着在纤维表面,使面料具有永久性的功能。

面料功能整理的特点是增加织物的耐用性能和赋予织物的特种服用性能。面料功能整理主要包含基本整理、外观整理、功能整理及高级化整理。功能性整理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织物及所需的功能不同,其特点也不同。
1、防蛀整理
毛织物易受虫蛀。防蛀整理主要是针对毛织物易被虫蛀,而对毛织物进行化学处理,毒死蛀虫,或使羊毛结构产生变化,不再是蛀虫的食粮,从而达到防蛀目的。
且化学的防蛀整理剂无色无臭,对毛织物有直接效果,比较耐洗而无损于毛织物的服用性能,且使用方便,防蛀效果良好。这也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防蛀整理方式。
2、防霉防腐整理
防霉防腐整理一般是在纤维素纤维织物上施加化学防霉剂,以杀死或阻止微生物生长。为了防止纺织品在贮藏过程中霉腐,可用对产品色泽和染色牢度无显著影响、对人体健康也比较安全的水杨酸等防腐剂处理,对于露天淋雨条件下使用的纤维素纤维纺织品,可用比较耐水淋洗的防腐剂进行浸轧处理,纤维素纤维经过变性处理后,也有良好的防霉防腐性能。
3、拒水整理
拒水整理是运用化学拒水剂处理,使纤维的表面张力降低,致使水滴不能润湿表面的工艺过程,又称透气性防水整理。适用于雨衣、旅游袋等材料。经过拒水处理的织物仍能保持其透气性。按拒水效果的耐久性,可分为半耐久性和耐久性两种。
4、拒油整理
拒油整理是用拒油剂处理织物,在纤维上形成拒油表面的工艺过程。拒油整理后织物拒油表面张力低于各种油类的表面张力,使油在织物上成珠状而不易透入织物,从而产生拒油效果。经过拒油整理的织物,兼能拒水,并有良好的透气性。主要用于高级雨衣和特种服用材料。
5、阻燃整理
纺织品经过某些化学品处理后遇火不易燃烧或一燃即熄,这种处理过程称为阻燃整理。其主要原理是改变纤维着火时的反应过程,在燃烧条件下生成具有强烈脱水性的物质,使纤维炭化而不易产生可燃的挥发性物质,从而阻止火焰的蔓延。阻燃剂分解产生不可燃气体,从而稀释可燃性气体并起遮蔽作用,使纤维不易燃烧或阻止炭化纤维氧化。
面料后整理是面料在服装制作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必不可少的流程。近年来面料后整理技术在不断提高,对面料后期的服用性、功能性、高档性都有非常大的提高,也大大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