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透湿面料的类型:高密度面料利用高支超细纤维和其它超细合成纤维制成紧密的织物,从而使织物具有较高的水蒸汽穿透性,经过拒水整理后具有一定的防水性。用分离型纤维制成织物,经过高收缩支撑了超高密织物,其密度为普通织物的20倍,耐水压可达600mm水柱,透湿量7000g/m 2 .24h以上。

防水透湿面料的类型:
高密度面料:
高密度面料利用高支超细纤维和其它超细合成纤维制成紧密的织物,从而使织物具有较高的水蒸汽穿透性,经过拒水整理后具有一定的防水性。用分离型纤维制成织物,经过高收缩支撑了超高密织物,其密度为普通织物的20倍,耐水压可达600mm水柱,透湿量7000g/m 2 .24h以上。日本帝人根据荷叶防水机理,利用超细纤维制成拒水、防水织物,耐水压为700mm水柱,透湿量大于8000g/m 2 .24h。高密度的特点是透湿性好,柔软性和悬垂感也较好,但耐水压值较低(一般小于100mm),而且织布断头多,次品率高,染整加工困难;织物的耐撕裂度低,耐磨擦性也较差。
涂层面料:
涂层面料可以分为亲水涂层和微孔涂层两种,亲水涂层面料是在面料表面上涂上一层亲水涂层,由于涂层覆盖了面料的所有空隙因而可以防水。如果高分子链上有亲水基团且含量和排列合适,则它们可以与水分子作用,借助氢链和其它分子间的力,在高温度一侧吸附水分子,通过高分子链上亲水基团传递到低湿度一侧解吸。透湿是一个“吸附-扩散-解吸”的过程。亲水基团称为“化学阶梯石”。分子间孔和链段尺寸若在同一水平上,对不同直径的水分子就有选择性, 相当于“分子筛”,因此涂层面料引入亲水基团会改善其透湿性;涂层面料一般加工简单,其特点是透湿量小,耐水压低。由于原料、工艺及这种方法本身的局限,所以一直未能解决透湿、透气和和耐水压、耐水洗之间的矛盾。
复合面料:
复合面料将优良的防水透湿性和防风保暖性集于一身,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它运用复合技术把普通纺织面料与高新技术薄膜产品的优良性复合于一体,取长补短,充分表现出差别化和功能化的时代特征,代表着目前防水透湿面料的高水平;复合面料目前主要有TPU薄膜、PES薄膜和e-PTFE薄膜等。
从结构看,TPU、PES薄膜是无微孔的,它是通过结构聚合物的亲水性有效地将服装内的汗气传递出去。聚合物分子能够与水分子形成微弱的交联并沿自身的聚合物链输送水分,其方向 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只要在衣服里面的温度和湿度高于外部,传递水汽分子的方向是由里向外。e-PTFE薄膜则是微孔型的,它运用独特的加工工艺,使薄膜形成多微孔结构,膜厚约在25mm-35mm之间,开孔率高达80℅,每平方厘米就有10多亿个微孔,孔径比水蒸汽分子大700多倍,汗气可以通过,孔径又比水滴小约5000-20000倍,液态水不能通过。
防水面料的透气防水原理
防水面料的原理都有哪些?它都分为哪些类型?
类型是织物经过各种疏水剂的乳液或溶液浸渍、干燥、焙烘后,在织物表面成一层疏水基因,达到防水目的,这是众周知的。透气性随不同的疏水剂略有不同,但防水性不理想,耐水压低,不耐洗涤。
第二类型主要利用涂层和薄膜的多微孔性质,过去在涂层中加入亲水性微粒,多孔填料,发泡剂等方法,使涂层中产生排出汗水气的通路,但是这些方法产生的小孔不均匀,不能完全阻挡水滴浸入。现在从高聚物微结构形态着手,发现某些高聚物在特定工艺条件下,能生成原纤维组成的行列薄片结构,经单轴拉伸而形变,在行列之间形成多微孔,经过热处理,该结构被固定下来,这些微孔直径0.2~10微米,孔隙率达80%以上,相当于一个平方厘米上有十多亿个微孔,由于微孔直径是水滴直径的1/5000~1/20000,是水蒸汽分子直径的700倍左右,因此可以阻止水滴通过,而让水蒸气分子自由通过,汗水蒸汽利用衣料内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之间温差及湿度差而排向外界。
第三类型是超细纤维和超高收缩技术结合的产物,使用0.1旦尼尔或更细的超细旦纤维,织物的经向每英寸有1万多根纤维,纬向每英寸有5~6万根纤维,这种织物的密度是普通织物的20倍左右,织物经过收缩后是原坯布面积的60%,因此织地紧密,好似合成皮革,表面有微细绒毛丛立着,孔隙只有7微米左右,起到透气防水的作用,这种超细纤维可以是涤纶、锦纶等合成纤维,也可以是棉纤维。